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温州新闻 > 要闻 正文

温州新闻 本地·特色·分享
  • 纪念改革开放 曾经的流行词

  • 时间:2008年12月19日 07:33 稿源:温州网-温州日报http://www.66wz.com/    字体:
  •   喇叭裤:上世纪70年代末,港台电影中,明星们都穿着喇叭裤,把屁股包得滚圆滚圆,引领时尚。而在内地,第一批穿上喇叭裤的,在老人们的眼里,无疑就是“男流氓”和“女流氓”。 老师拿着剪刀,在校门口剪学生裤腿的,并非个别。

      蛤蟆镜:蛤蟆镜其实就是太阳镜的一种,由于其夸张的造型而被人形象地戏谑为蛤蟆镜。该装扮动摇了中国人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成了年轻人流行文化里最初的冒险。

      商品房: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市区水心住宅区作为第一批商品房推向市场,零售价每平方500元。就是从这里开始,一些新富裕起来的温州人离开了“筒子楼”,见识了抽水马桶的神奇。

      大排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中心的大南门、来福门人行道边摆满了各式各样大排档,前来光顾吃炒粉干、特色小炒、猪脏粉、水饺的人络绎不绝。而开这些大排档的,多数是下岗工人,他们的口号是“不找市长,找市场”。

      抢购:80年代末,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刮进温州。当时为了购买大件家电,很多人拿出厚厚的一大叠钞票,一口气买下几台冰箱和洗衣机,然后装上板车运走,场面非常壮观。而商店里的生活必需品也被抢购一空。

      霹雳舞:1987年,美国电影《霹雳舞》上映后,“太空步”开始席卷内地,是当时最酷的舞蹈。有些人在大街上跳舞,引得观者如云,堵塞交通。

      卡拉OK:90年代初,温州许多家庭购买音响设备,在家里唱起卡拉OK。电视机前,亲朋好友放声高歌,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多数是烈焰红唇的美丽女郎。

      菲亚特:1993年6月, 反映温州市改革开放历程的20集电视剧《喂,菲亚特》开拍,掀起了一股“飞蝴蝶”热。在当时,拥有一辆菲亚特,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录像厅:90年代中期,录像厅“红极一时”,很多人沉迷于这里播放的港台片和好莱坞盗版片。还常有住不起旅店的人来“看”夜场,因为花三五块钱就能在录像厅睡到天亮,比住店便宜多了,虽然吵了点儿。

      法国鳄鱼:温州人对品牌的热爱,从“法国鳄鱼”现象可窥一斑。曾经一度,带有“鳄鱼”标志的衣服成了成功男士的象征。有人笑称,街头一砖头砸去,十个男人中有九个是穿法国鳄鱼的,还有一个是香港鳄鱼。   叶小静 王科特 整理

    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应忠彭
  •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答案: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