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温州新闻 > 社会 正文

温州新闻 本地·特色·分享
  • 温州沿海的海盗往事

  • 时间:2008年11月22日 07:14 稿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http://www.66wz.com/    字体:
  •           核心提示:前不久我国一艘渔船,在东非索马里海域遭海盗劫持。我国外交部通过各种渠道合力营救,此事勾起不少老渔民对解放前沿海地区海盗蜂起,海事迭出,海难不断的回忆。

      “海水不干,海匪不断”。这是流传在旧中国沿海地区的一句民谚。从十一世纪始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温州沿海岛屿是盗匪出没的巢穴,海盗活动十分猖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海盗才在温州沿海销声匿迹。    

      邮票、粮票、船票、车票、飞机票等形形色色的票据,无非是一种凭证。那么,你曾听说“匪票”吗?

      所谓“匪票”(又称匪卡),是由渔民出海捕鱼时不得不向海盗们交纳现金后,获取一张类似的“通行证”之类的小卡片,而凭此卡凡遇“贼船”可顺利放行,确保平安无事。其实也是一种骗局、一文不值的“空头支票”。年近八旬的老渔民林槐水说:年轻时曾向北龙海匪购买过“匪票”。其大小不一,一般为宽二寸、长三寸左右,纸片上印有“天官赐福、顺风得利”的字样,并书匪首姓名×××。由于海匪四起,渔民购得较为大股之匪首卡片或可侥幸免遭掳掠,所以最初一船只买一票。后来,安全仍得不到保障,一船须购数张票,甚至10余张,其代价每张8万元~50万元(旧币,下同)不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浙江东南沿海岛屿仍被海盗盘踞,渔民出海生产,屡遭海盗抢劫,还肆意扣押船只与人质。据瑞安、平阳两地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1952年,被海匪俘虏过的渔民达1291人(次)。平阳渔民金应斤被海盗抓过四次,共花费赎金662万元。瑞安被海匪劫去渔网522张,毛竹1800株,渔民被杀害34人,打伤18人,劫走渔船433只518人,有位渔民在一个月内先后被抓12次。平阳县的渔民1952年买“匪票”共耗资达5亿元,故渔民生活处于极度困苦之中。如瑞安东山乡433户渔民80%以上欠谷债在500公斤以上,平阳县约三分之一渔民处于断炊,有的卖儿卖女,甚至上吊,跳海自杀……

      1945年冬,沿海群众和不少商家乘船跑上海、赴宁波或到温州城里置办年货。一天,当一艘小客轮途经瓯江口时,突然响起炒豆般的枪声。只见小门山背后冒出几艘大木船,10多个荷枪实弹的壮汉冲上客轮,用枪将乘客赶至甲板上,见东西就搬,布匹、大米、南北货,连煤油、火柴、香烟统统不放过,还搜身抄走了洋元、钞票,将船上的东西洗劫一空后,便破坏机器扬长而去。据悉,这是当时玉环县国民党政府毛止熙县长勾结海盗所为。官员与海盗勾结不足为奇,史料历有记载。明朝有位巡抚叫朱纨,他在温抗倭剿匪时,将海盗分为两种:即“衣冠之盗”与“濒海之盗”,前者指官府的幕后支持者与指使者,后者则是真正下海的海盗。

      据1938年出版的《瓯海渔业志》记载:当时出没温州沿海的海匪,有30余股,人数达1300余人。多者200余人,少的七八人,并拥有机关枪5挺、土炮4门、木壳枪106支、手枪50多支,步枪(包括土枪)890余支,其中名声较大者有吕义忠、王思忠、吴云龙、王云祥、江小玉、癞头宝、章云飞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温州、台州海域海盗多如牛毛,打着各种旗号,占岛为王,凭借温台海域岛屿星罗棋布、地势险要,他们神出鬼没、杀劫掠夺、为非作歹。

      1947年,南麂岛后隆村烟火缭绕,烛光通亮,鼓罄齐鸣。为躲避国民党追捕,逃往南麂岛的“大刀会”首领董仁涨在岛上设立神坛,招兵买马、蛊惑人心,在海上大肆抢劫。羽毛渐丰之后,他便率领300多名会徒从舥艚港登陆,寻找昔日仇家报复,又很快占领芦浦、钱库等地,后遭国民党政府军的围剿伤亡惨重,而官兵不分黑白,滥杀无辜,终于酿成了“钱库血案”。“大刀会”兵败之后,退居南麂岛和琵琶山等岛屿为据点,以图东山再起。

      海盗之间,为占地盘时常进行火拼。一次,南麂海上两艘海匪相遇,互不相让,互相交火,从早上打到日落,死亡惨重,最后以弱者缴械投降为终。当时中共地下党组织看到海上民间武装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积极性,打入“大刀会”内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争取了一部分出身贫苦的成员走上革命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30年5月浙南大地诞生“红十三军”之后,就杀出一支海上工农武装,称为“红十三军红二团海上武装大队”,其领导人是渔民出身的玉环楚门人应保寿,以大青岛为据点,粉碎了国民党省水警队一次次围剿,尤其是红十三军主力失利之后,仍坚持战斗在乐清湾的苔山、茅埏、江岩及洋屿、披山等沿海岛屿,宣传革命道理,劫富济贫,深受群众拥戴,使国民党部队防不胜防。1936年3月应保寿率部在海上与国民党政府军交战,身中八弹壮烈牺牲。

      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永乐人民抗日游击部队”,继承应保寿的革命遗志,也派生出一支“海上抗日游击队”,由郑梅欣任大队长兼政委,开展海上抗日游击活动。

      这支海上游击队,不仅与日伪军周旋,而且也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力地打击温台海域日益猖狂的海盗。温岭有一群海匪,头目叫林济民,他以护航为名,做起亦商亦盗的勾当,打船劫货,谋财害命,无恶不作。一次海盗船经过连屿头海面,与“海上抗日游击队”相遇,进行一番激战,最后“海上抗日游击队”将其船只与人员、枪支弹药全部缴获。

      此外,另一股海盗,凭借船大,武器精良,企图截拦海上抗日游击队,指战员沉着应对,坚决还击,从老龙头海域一直打到大麦屿海面,消灭海匪多人,其余纷纷跳海逃窜。稍后几天,盘踞在麂西岛的海匪王湘卿在海面抢劫,正要把船里的货物运往温州去卖,游击队神枪手连忠举枪“砰”的一声,击断匪船的桅绳,使帆篷坠落,吓得海盗胆战心惊,不再像先前那么猖狂。

      海上游击队对那些亦商亦匪的反动势力予以毁灭性打击,巡逻在乐清湾、瓯江口一带海面,碰到海匪就打,一时间使海匪绝迹,广大群众拍手称快。

      新中国成立后,活动于温台海域的海盗被盘踞岛屿上的国民党残部收编,成为反动武装力量,随着东南沿海岛屿的解放,海盗便销声匿迹了。通讯员 吴树敬

    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应忠彭
  • [19386]网友:6*5= ip地址:[ 61.164.104.*] 于2008-11-22 18:33 发表评论:
    在苍南北关岛有个叫"蔡乾"的海盗,很有名.

    [19369]网友: ip地址:[ 220.186.243.*] 于2008-11-22 12:54 发表评论:
    不错,第一次听说。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2 条,查看全部 昵称: 答案: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