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温州新闻 > 社会 正文

温州新闻 本地·特色·分享
  • 网友热评:食品安全很关心

  • 时间:2008年10月30日 06:51 稿源:温州网-温州日报http://www.66wz.com/    字体:
  •        网友“ycj_0411”在温州网《网上民声-晒黑台》发帖称温州市场上不少品牌的酱油不合格,后质监部门介入调查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以下为《温州日报》的报道全文:

      10月22日,网友“ycj_0411”在温州网温州论坛《网上民声—晒黑台》发帖称,她去温州市场上购买了10来个品牌的酱油,结果发现不少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时引起网友特别关注。

      据悉,氨基酸态氮是表明酿造酱油中大豆蛋白经微生物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国家规定酿造酱油氨基氮含量不可低于0.4g/100ml。

      10月23日上午,市质监部门表示,已经看到网友“ycj_0411”反映的情况,近日将对我市本地6家酱油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抽查。昨天,抽检结果公布:温州本地生产的酱油产品总体质量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瑞安市瑞龙酿造厂的1批次产品氨基酸态氮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

      网友调查>>>10来个品牌的酱油 自行化验检测大多不合格

      网友“ycj_0411”发帖称,温州酱油不可靠。今年9月,自己在温州市场上购买了一瓶老抽王牌子的酱油,发现味道不对劲。

      于是心生疑虑的“ycj_0411”,将酱油拿到朋友公司化验室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氨基酸态氮含量仅有0.052g/100ml。而根据朋友介绍,根据国家规定酿造酱油氨基氮含量不可低于0.4g/100ml。

      这个检测结果让“ycj_0411”对酱油产生不信任感,她又到永强、潘桥等地的农贸市场和浙南农贸市场买了10来个品牌的酱油,将这些酱油全拿到朋友公司的化学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部门抽检>>>温产酱油总体质量稳定

      “ycj_0411”帖子在温州论坛甫一现身,就引起网友关注,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监管处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帖子。该监管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看到论坛上的相关内容,质检部门非常重视。但网友“ycj_0411”帖子中提到的朋友实验室检测行为,与权威部门的检测还是有所区别。产品质量的检测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如检测机构需获得相关部门的授权,检测过程需符合标准等。所以,马上组织人员对我市6家酱油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抽检。昨天,抽检结果正式公布。

      从质监部门检查和抽查情况来看,温州本地生产的酱油产品质量较好。其中金鹿调味酿造有限公司、瓯海三溪粮油厂、温州市米醴琼酒业有限公司这3家企业的4批次酱油产品,在抽检中其氨基酸态氮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瑞安市瑞龙酿造厂的1批次产品氨基酸态氮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其氨基氮含量只有0.024g/100ml。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氨基氮含量。

      此外,从市质监部门近3年的监督抽查情况看,我市酱油产品质量近年来逐年上升。2006年,全市共抽查酱油23批次,合格20批次,合格率87.0%;2007年,全市共抽查19批次,合格17批次,合格率89.5%。特别是温州海螺调味品有限公司、浙江厨工酿造有限公司和苍南县金乡酿造厂等老企业质量一直比较稳定,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其生产的酱油。

      市质监局食品处处长陈勇昨天表示,下一步,质监部门将对瑞龙酿造厂进一步处理,包括深入调查不合格原因、严格落实整改、并对质量违法行为做出严肃惩治。同时,质监部门将扩大范围,对全市的其他酱油产品做全面的抽查,促使酱油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确保老百姓能吃上放心酱油。

      网友热评>>>

      网友“绿林”:食品安全成了老百姓最担心的心头大患。从农贸市场的农副产品,到粮食加工,粮食制造的产品,都让人放不了心。这不,网友无意中发现酱油的不合格不正给了我们许多疑问,我们还有多少不合格的食品正在市场上流通?比如我家前天买来几斤粉干,看上去很白,一煮就烂,我怀疑是用吊白块吊出来的。可怀疑毕竟是怀疑,我们无法检测,也不能为这几斤粉干拿去检测,只有无奈地食用下去,国家应该在食品行业实行严格准入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确保老百姓食用的安全!

      网友“冬日de阳光”:由此看来,真正经得起检测的还不多啊!倘若明天再有什么方便面、饮料、味精、面粉、矿泉水等等均发现不同程度的问题,那倒真有点人心惶惶了!

      网友“晒黑台10号”:昨天还吃了好多酱油……郁闷了。建议工商部门也去一些酒店和小杂货店里抽检一下酱油。不合格的酱油进价低,一些贪小便宜的商家,很容易出售这类酱油去赚钱。

      网友“拉风丹”:的确,我们不“指望酱油里面的营养来维持生命”,但是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严重不达标的话,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直接用化学品勾兑出来的。有没有致病的东西,还真说不清楚啊。 记者 肖新华 李艺 温州网记者 应忠彭

    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应忠彭
  • [18692]网友:网友热评:食品安全很 ip地址:[ 218.24.4.*] 于2008-11-12 16:38 发表评论:
     网友“晒黑台10号”:昨天还吃了好多酱油……郁闷了。建议工商部门也去一些酒店和小杂货店里抽检一下酱油。不合格的酱油进价低,一些贪小便宜的商家,很容易出售这类酱油去赚钱。   网友“拉风丹”:的确,我们不“指望酱油里面的营养来维持生命”,但是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严重不达标的话,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直接用化学品勾兑出来的。有没有致病的东西,还真说不清楚啊。 记者 肖新华 李艺 温州网记者 应忠彭 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 A. 本网(温州网)稿件中“稿件来源”一项一律标注“温州网”,本网以及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温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温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B.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温州网(包括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C. 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7-88857266。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应忠彭 :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1 条,查看全部 昵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