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温州最后的传统染布工艺
![]() |
▲王子爱把放在锅里煮沸的颜料倒进染缸。 |
![]() |
▲王子爱沿袭传统染坊的做法,在染的每一匹布的角上都做一个记号,这样就不会混淆了。 |
![]() |
▲村民王奕达(左)保存着王氏染坊40多年前染制的被套,上面的花纹相当细腻。 |
![]() |
▲老人把染好的布匹挑到溪边清洗。 |
温州网讯 最近,王子爱老人特别选了一个晴好的日子来染布。这天他一共要染10匹布,量不多,正好忙上一天,净收入大概在50元左右。
推荐阅读
王子爱今年87岁,他的染布小作坊就开在文成县珊溪镇新建村自己的老屋里。原先,王家的染坊开在县城大峃镇,有好几代的历史了,老人14岁跟着父亲学染布,当时他们家的染坊远近闻名。在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飞机扔下的炸弹把染坊给毁了,3年后,王子爱的父亲就将染坊搬到了珊溪镇的老家,王氏染坊重新变得门庭若市。
现在站在王子爱的染坊,已经完全想象不出当年的辉煌场景了,小染坊只有一个炉灶、一口铁锅。据老人说,过去当地女儿出嫁,必定要到染坊订做至少一床用传统染布工艺制作的花被子作为嫁妆,另外背小孩用的背巾、厨房里用的围裙、甚至很多村民用来做衣服的布料,都要到染坊里制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山里的村民逐渐到商场里买棉被、衣服和布料,文成、平阳、泰顺一带的传统染布工艺就逐渐走向没落,如今只剩王子爱一人守望着自己的染坊。因为订单少,老人一年中就只染三四次布,客户基本都是固定的。
王子爱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他靠自己在家里酿一些酒,一年再做几次染布生意,就差不多能够维持自己和妻子两个人的生计了。小染坊用的颜料是老人几年前从平阳水头几家关闭的染坊里收购过来的,如今在周围一带已经很难再找到这种传统染布工艺的颜料了,等这些颜料用完,老人的这个染坊也就差不多到了关门的时候。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恐怕很难在温州地区再寻觅到这种传统染布工艺的踪迹了。(翁卿仑 林永汉 包学冠)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词:染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