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温州新闻 > 要闻 正文

温州新闻 本地·特色·分享
  • 温州春季首场人才交流会383人当场录用

  • 时间:2008年02月17日 06:44 稿源:温州网-温州日报http://www.66wz.com/    字体:
  • 应聘者目光聚焦在自己需要的信息上。

    人才大厦门口排起了长龙。 翁卿仑 摄

      温州网讯 2008年温州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昨天上午在市人才大厦开幕。430家用人单位在现场摆摊设点,带了9000余个岗位前来“招兵买马”。与此同时,因为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许多用人单位表示,今年招聘的要求比往年要更严格些,签订合同要经过“千挑万选”。据统计,昨天有1.6万人次进场求职。

      现场火爆

      数次暂停进场

      家住龙港的小陆早上7时赶到市人才大厦,发现门口领票的人已排成了长队。“我知道8时半才开门,早点来是希望能在第一批进场,可以和更多的用人单位交流。”小陆说,现在就业形势严峻,有合适的机会大家都想抓住,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赶早。据悉,人才交流大会开幕仅半个小时,就有7000余名求职者涌入现场。

      记者在现场看见,各用人单位的摊位前人头攒动,过道上也是摩肩接踵。一些本地知名企业摊位前,递简历和进行初步洽谈的求职者还排起了队伍。随着人潮不断涌入,招聘现场越来越火爆。为了维持现场秩序,公安民警数次要求暂停进场,现场“只许出不许进”。赶来应聘的求职者并没有因此“怯场”,纷纷耐心地在门口排队等候。两支队伍弯弯曲曲绵延数十米,一直排到了马路边。

      招揽人才

      企业主动出击

      这边是着急求职,那边是“求贤若渴”。为了吸引人才的眼球,各用人单位也是花了不少心思。有的在摊位里贴上巨幅广告,亮出本公司的特色优势;有的摆上多媒体,现场滚动显示相关资料;有的还成立了自己的“宣传队”,主动出击向求职者推荐自己的单位。

      “你好,你是在找工作吗?我们是……”当记者经过信诚人寿的摊位时,一位工作人员递上了一张《求职意向表》,并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无独有偶,聚成资讯集团温州公司也有这样一支“宣传队”,一看到有合适的“人选”就上前招兵买马。“用人单位这么多,求职者可能会目不暇接。为了能找到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公司就采取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效果还不错。”该公司的陈小姐告诉记者,仅两个小时,自己一个人就成功招揽了10多位人才。

      亮出优势

      福利明码标价

      “每天工作7个半小时,双休,包吃住,社保,每年还有28天带薪休假……”这是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贴在摊位前的“广告语”。

      当许多招聘单位重点开展“形象宣传”的时候,该公司则在摊位上放大贴出招聘信息,上面不仅详细标明了招聘的岗位、人数、年薪,连任职资格、主要工作职责、晋升机会以及享有福利都一目了然:总经理助理,年薪5至15万元,晋升机会是常务副总……“很多人跳槽是因为对原来单位的福利待遇、发展前景等不满意,我们把这些条件都张榜公布,可以让应聘者心里有数。”工作人员宋秀丽说。

      像这样“明码标价”的招聘单位并不多,多数单位都只对招聘要求作了说明,而在待遇方面并没有涉及。“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我们在应聘时都不大好意思问薪水,怕给对方留下不好印象。”浙江林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马告诉记者,如果用人单位能明明白白地标出薪资,就可以免去许多尴尬。

      签订合同

      单位小心谨慎

      “你先把资料留下来,我们筛选过以后,如果合适的话会和你联系。”这句在招聘现场耳熟能详的话,昨天被赋予了更“谨慎”的意义。许多用人单位纷纷表示,因为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他们在招聘人才上会更加小心谨慎,宁缺毋滥。

      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协议更加严密,且必须给予相关的社会劳动保险福利,这也使得一些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不少。“现在试用期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内,如果觉得不适合想解聘还要费很多周折。所以,签订合同时我们肯定要千挑万选,比过去更加慎重。”

      据统计,昨天现场招聘单位收到求职简历35229份,达成意向2510人次,当场拍板383人。记者 叶小静 通讯员 陈朝晖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陈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