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温州民间资本已达六千亿,如何让这么多的资本扩大增值,是目前温商所考虑的问题。对资本雄厚而又目光敏锐的温商来说,任何有前景但未涉及的经济领域,只要政策允许,都会引起他们的投资冲动。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具有神秘色彩的军工领域不再是民营企业投资的禁区。众多温州企业也正摩拳擦掌准备进军军工领域。但是,军工产品高回报也注定高风险。专家提醒,踊跃“参军”固然是好事,但利益背后还要学会风险防范。
温企热衷军工领域
推荐阅读
“这是钨钢镍合金,它的硬度很高,最适合做穿甲弹的弹头。”
“这是铜钢复合材料,其中铜只占20%到40%,过去的子弹壳用的都是纯铜,现在使用这种替代材料,可以节省大量的铜。”
11月26日,有心进入军工行业的温州市瓯海合金材料厂厂长叶建巨在他的工厂里,向记者介绍了该厂科技含量较高的几种产品。
今年8月初,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向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发来信函,提出了为温州民间资本进入军工技术领域举行专题的推介和培训。
几个月来,已有40多家温州民营企业报名参加这项专题的推介和培训,叶建巨的合金材料厂也是其中的一员。
除了报名的这些企业,温州一些著名的大型企业也对军工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日前,正泰集团公关外联部副总经理廖毅向记者透露:只要有机会,正泰肯定会进入这一领域。
这么多的温州企业热衷进军军工行业,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此认为,温企踊跃“参军”,首先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放宽,过去军工领域一直被视为民营企业投资的禁区,现在国家政策不仅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而且也鼓励军工企业引入境内资本。
另外,军工产品利润惊人,从全球军品市场来看,利润率高达50%以上,这也是吸引众多温企进军军工产业的主要原因。
试水军工获利颇丰
事实上,温州在这一领域试水的早就大有人在。
2002年,德力西集团就开始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生产电器产品,2003年10月16日,德力西产品跟随“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上云天。此后,德力西电器又成功助飞“神舟六号”飞船。两次不同凡响的业绩,为德力西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此外,浙江迈托建筑五金有限公司不久前斥资1亿元整体收购国有企业青海第二纺织厂,迈托收购这个纺织厂目的是为部队生产“07式”军服和军被等军需产品。迈托公司董事长虞珠莲向外界透露,新收购的纺织厂将在3年内承担军需产品5.7亿元的生产任务。
与上述公司不同的是,浙江军威警用物资有限公司在1995年从为军工服装厂做配套服装起,如今生产范围已扩大到为部队生产纽扣、标徽、姓名牌等多种产品,军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军威公司目前光这几样小件的产品,一年产值就达到一千多万元。
温州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温州有很多民营企业具备进入军工领域的条件,他们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目前温州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开始为军方配套生产泵阀、徽章、电子产品和军用卡车等。此外,在解放军今年换上的2007新式军服上,很多徽章就是产自苍南县金乡镇。
门户放开门槛不降
在温企“参军”的一片叫好声中,不乏有冷静的声音。
“门户放开了并不意味着门槛也会跟着下降。”在温州市瓯海合金材料厂担任总工程师的祁更新这样说。祁更新曾是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的一名高级科研人员,过去与不少军工企业打过交道。
祁更新认为从事军工防务产品生产,是高科技、高投入的行业。而且防务产品需求方出于对国防安全的考虑,对防务产品的生产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而,民营企业要进入国防产业,必然面临着一个比较高的门槛。
周德文认为,军工行业较高的门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特定技术要求高。防务产品生产是技术、知识密集型和新技术含量高的生产活动,对于民营企业来讲,要进入军工产业,就必须首先满足防务产品对特定的知识和技术要求。由于民营企业长期从事民用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对防务产品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因而进入军工产业会面临着特定知识和技术的障碍。
此外进入成本也高。防务产品生产还是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加上需要进行专用性投资,因而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产业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比较高。
由于行业特殊,军工产品要求的标准特别高。像防务产品是用于满足军事和战争需要的特殊产品,对防务产品的生产有一些特定的军用规范和标准。由于民营企业长期按照商业规范和标准运作,不仅一时难以适应特殊的军用标准,而且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设备、人员、管理等进行相应的改进或改造,从而造成入门困难。
最后一项是军工产品安全保密要求特别高。为了保障国防安全的需要,一些防务产品的生产客观上需要处在保密的状态下进行。树立保密意
识、建立和健全保密制度,是民营企业需要逾越的门槛。
“正因为从事防务产品生产有较高的门槛,因而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产业有一定的难度。”祁更新说。
军工行业对产品技术和质量的高要求,在温州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的经历中足可体现,冠盛公司于去年准备与国内一家生产军车的军工企业合作,为这家军工企业提供汽车关键部件连动轴,当时送去的几百件样品,目前还在测试中,据冠盛公司董事长周家儒介绍,样品通过全面检测还需要半年时间。
门槛不能降低,温州企业如何把前景转变为商机?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一位负责人透露:“对有兴趣进入军工技术领域并参加专题推介和培训的企业,国防科工委将就进入门槛等政策方面进行详解。据悉,其中重要的门槛是“三证”,从2000年以来,国防科工委逐步对所有参与军品生产企业进行“认证”,即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认证,保密认证和质量认证。
业界分析潜在风险
周徳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高风险常常伴随着高收益。在高额回报的利益驱动下,应该说大多数企业都能勇于承担风险。但企业承担风险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企业不仅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还要有使企业获得高收益预期的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产业通常有着几种潜在的风险,由于防务产品是用于保障国家安全的特殊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设备、工艺、材料和人员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客观上要进行一些专用性的投资。这些投资,通常被“锁定”在产品生产设备上,而这种设备投入,对企业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另外,生产的规模和结构,直接受到军事和战争需求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讲,国家平时对防务产品的需求规模较小,战时需求规模较大。从而使企业的军品生产缺乏应有的稳定性,甚至面临停产的风险。
从研发的角度来看,防务产品是技术高密集型的社会产品。在技术开发中,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面临失败率极高的风险。研究表明,一般研发项目的失败率高达95%,军用研发项目的失败率常常更高。
除了上述几大风险外,祁更新告诉记者,民营企业一旦进入军工行业,生产的军工产品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时间上是一天不能拖,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对于风险的防范,周徳文认为,“军工产品除日常用品外,大部分产品都是高科技产品,民营企业进入这一行业,要熟悉行业规则,严格遵照规则办事。另外在产品生产上要根据自身实力量力而行,可以从生产初级产品慢慢提升到高级产品,这些都是风险防范的主要办法。”
[相关链接]
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
在此基础上,国防科工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继今年年初发布《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之后,又在6月联合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出除少数核心重点军工企业应继续保持国有独资外,鼓励引入境内资本和有条件地允许外资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8月6日,国防科工委又正式公布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详细介绍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有关条件和程序,并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具体范围。蓝盾 文/图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词:温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