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网
-
十分努力保住六成收获 中墩乡灾后紫菜卖出好价钱
- 时间:2007年11月07日 09:00 稿源:温州网-温州日报http://www.66wz.com/ 字体:大 中 小
- ▲灾后,在政府扶持下,不少紫菜养殖户补种、抢种及时,如今迎来了收获的日子。 苏巧将 摄
温州网讯 11月2日,冷空气过后阳光不错,苍南县中墩乡王家山村村民郑开进和帮工一起忙着出海采收第一茬紫菜,很快就装满一船。今年连续几次台风的打击,并没有让养民们绝望。灾后存活的紫菜收成不错。这一好消息也引来福建等各地商贩前往收购。渔船的马达声、采收的笑声、买卖的喊价声……响彻整个偏远的小渔村。
由于受“韦帕”、“罗莎”等台风的连续打击,今年的紫菜开采比往年整整迟了1个月。“按照正常情况,‘白露’前开始下放紫菜种苗,1个月后就可采收第一茬,今年被台风耽搁了,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收第二茬了。”在港口帮忙卸货的村委会主任林全侯目睹着大家的忙碌,从灾后自救、恢复生产到采收、运输、收购,一直没有停过。
1个半月前,“韦帕”突然袭击,把王家山村投下才10多天的近2000亩紫菜网帘冲得面目全非:一排排编得整齐的网帘全部被海浪打散后冲上海滩,堆积如山。紫菜苗离开水域的时间不得超过3天!有着丰富养殖经验的养民们与时间赛跑,多方帮助下,整理好的紫菜网帘大多在第一时间及时重新投放下水,保住了“性命”。然而,正当紫菜已经生长时,“罗莎”犹如雪上加霜,让大量紫菜“夭折”。“保住一排是一排。”为了尽量挽回损失,养民们在乡政府的帮助下,领到低息农贷,又一次投入及时的灾后抢救,理好网帘、搭好竹架、撒播希望。
养民们的辛苦并没有白费,存活的紫菜用好收成来报答主人的悉心照料。11月2日中午,秋日温柔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把一排排浓密的紫菜映得很有光泽。我们驾着小船在海面上一路行来发现,尽管不少网帘被台风吹散种苗流失无法存活而闲置,但存活的网帘上都挂满紫得发亮的紫菜,长势浓密,随海浪起伏摇摆。
养民兰瑞午刚收完1亩紫菜,清洗、晒干后,收获近30公斤紫菜成品。“尽管比往年减产一半,但已经出乎意料了。”兰瑞午笑了笑说,“‘罗莎’的打击,我们真的以为会完蛋。还好,最近天气好,我们抢救及时,灾后管理到位,这样的收成有点意外。”兰瑞午凭着十几年的紫菜养殖经验,终于收获希望。尤其是“罗莎”过后,他将整理好的网帘重新投放下水后,每天细心呵护。天气好,海水相对比较干净,他就把网帘放入水中,让紫菜充分吸收养分;天气差,海水比较浑浊,他就把网帘抬高离开水面,以免紫菜被浸烂。刚收的第一茬紫菜还卖了好价钱,每公斤紫菜成品卖到30元,比往年高出50%,大大弥补了损失。兰瑞午指着网帘上的紫菜告诉我们,他一共养了16亩,最后保住一半,今年预计可有2万元收入。
像王家山村养民一样,中墩乡7500亩紫菜基地共350多户养民,通过细心管理也收获了希望。据中墩乡乡长林天望介绍,尽管大量紫菜严重受损甚至绝收,但经过科学管理,全乡平均保住了60%的产值。 (记者 缪小霞 见习记者 张睿 报道组 林仁状)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林振将
相关报道
五千人小乡来了五千帮忙的 中墩乡紫菜养民自救 2007-09-21 | |
苍南中墩渔民救了50条人命 福建渔民来温谢恩 2006-09-12 | |
在危难的时刻——中墩乡党员干部抢险救灾侧记 2006-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