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温州新闻 > 社会 正文

温州新闻 本地·特色·分享
  • 五马街该怎么走 部分商家献计献策

  • 时间:2007年11月02日 06:52 稿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http://www.66wz.com/    字体:
  •  连日来,市区五马街的发展和未来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对商家来说,关注五马街也就是关注他们自己的未来。如何“旺丁又旺财”?昨天,温州一百总经理李德生、五马名表城经理田越钢、红蜻蜓集团集成事业部经理屈武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献计献策五马街建设。

      

      调整商业结构

      提升品牌价值

      人物:红蜻蜓集团集成事业部经理屈武

      

      在五马街,红蜻蜓集团共设有3家专卖店。“五马街的人气优势正在慢慢减弱。”红蜻蜓集团集成事业部经理屈武坦言。他提供了两组数据:和红蜻蜓市区胜利店相比,五马店的租金要高出一倍多;今年国庆期间,五马店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左右。数据的背后是经营者高成本投入的销售预期与现实的差距。

      “今年开始,人流量减少较为明显。”屈武认为,人流量减少的原因可能与五马街现有档次有一定关系。在他看来,一条街犹如一家商场,“就比如说银泰百货,它在招商时对进场品牌设定相应的标准,符合的进驻,不符合的反之,从而保证了自身的品牌价值。”

      屈武建议,相关部门强化五马街的铺位管理,对品牌种类进行统一规划,控制单种类品的比例,比如皮鞋店铺、服装店铺占总店铺的比例等等。

      记者了解到,上海南京路今年也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一是成为民族经典品牌(老字号)展示形象的“老字号旗舰店之林”,二是成为国际品牌加速扎堆的时尚地标。

      

      接受市场调控

      清晰发展定位

      人物:五马名表城经理田越钢

      

      五马名表城入驻五马街已有10余年时间,田越钢没有隐藏自己对五马街现状的担忧,“除非有一家大型的百货商场,五马街才能聚集客流。”

      他认为,随着城市重心商圈逐渐南移,大南门已成为众精品业态的载体,国内百货巨头纷纷将大南门列为他们在温州发展的“根据地”。另一方面,百货商场业态成长得越快,温州人购物习惯也就改变得更快,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进商场购物。

      “五马街小商铺的格局不仅难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也很难满足高端品牌的要求。”田越钢认为, 五马街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硬件不足,“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手表,对店铺面积的最低要求在一两百平方米,现在五马街上很难寻找合适的店铺。”他表示,五马街当务之急应该是作出清晰的发展定位,才能有千年不变的商业盛况,“建议把五马街建成带有浓厚温州传统民俗特色的一条街。”

      对于“扩大五马步行街的范围”的观点,田越钢也有不同看法,“过分延伸可能会引发周边地区难以解决的交通困境,在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难完善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物环境也并不见得有多大改善。”

      

      形成特色经营

      重显老街魅力

      人物:温州一百总经理李德生

      

      据不完全统计,温州一百在五马商圈的网点比例约有三分之一。“我们与五马街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前不久在五马街整治协调会上,温州一百总经理李德生如是说。

      “我们曾考察过不少外地的步行街,比如宁波的天一广场,当地政府将其作为城市的客厅来打造,意指有客人来请到天一广场逛逛。”李德生认为,五马街的管理和建设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环境卫生、市场秩序,“除了给来宾一个好的印象外,档次也非常重要。”

      曾几何时,到五马街购物的温州市民越来越少了。“五马街长不足五百米,商业容量并不大,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提升内涵和档次是必须要考虑的。”他说,五马街在经营上,品牌较为单一,从而导致商圈内各店铺的经营特色不明显。五马街要管好理顺,必须要出台一个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设立拥有一定职能权限的综合性管理队伍,这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商家来说,街道有了形象和档次,才有商家的生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温州人回到五马街购物。”李德生表示。记者 叶慧媛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应忠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