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wap > 关注 正文

温州新闻 本地·特色·分享
  • 敬业之举,带来创业机会

  • 时间:2007年10月10日 12:34 稿源:温州网-温州日报http://www.66wz.com/    字体:
  •   温州人没有吃辣传统,可就在温州,一种名为“兵牌”的辣酱却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近两年,“兵牌”辣酱以每年3000吨的产量畅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

      “兵牌”辣酱是温州兵牌食品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8年前,四川青年邓兵在温州老人黄兆贤的支持下,从一间十余平方米的小作坊起步,开始了企业的初创。而这创业的机会,来自邓兵的一个敬业举动。

      因为敬业,赢得创业的机会

      时间倒拨至1997年。24岁的邓兵只身来温州不久,渴望创业,又几乎身无分文。为了生存,他去了市区一家电子娱乐公司打工。

      没想到,在公司遇到了日后助他改变人生的黄兆贤。当年65岁的黄兆贤正帮亲戚打理公司,任经理职务。而事实上,若不是在这年一场强台风中的共患难,邓兵和黄兆贤恐怕永远只会是普通同事关系。

      台风来袭前一天,风大雨急,价值400多万元的电子娱乐设备全部放置在一间仓库里,仓库有许多缝隙,随时可能进水。当时为避台风,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走了。出于对企业的忠诚,可以回去休息的邓兵选择留下,和黄兆贤一起守护设备。

      “电子设备遇到水那就全完了。”兆贤老人年纪大不能淋雨,随后的两天两夜里,邓兵一次次拉着板车奔跑在雷电交加的路上。趟过从齐腰深的洪水中运回足够的泥巴,最终成功堵住了仓库所有进水缝隙,保护住公司的设备毫发未损。

      台风过后,两人继续正常工作,彼此没有多言语什么。可多年后,黄兆贤老人谈起他与邓兵的友谊都会说,“是那场经历让我开始真正认识邓兵,我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特别欣赏他的敬业和勇敢精神。”

      创业之初,艰难敲开市场之门

      邓兵的辣酱生意起步于1999年夏天。之前,为了寻找更多发展机会,他曾几度更换工作。

      1999年,在黄兆贤老人提醒下,邓兵想到自己转业后曾在家乡的一家食品厂里掌握了制辣酱技术。是不是可以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可一想到温州人口味偏向清淡新鲜,少有人吃辣,他又很犹豫。不过,最大的障碍还是资金。

      了解到邓兵的难处,黄兆贤决定支持他。“亏了算是我的,赚钱了算是你有一条路走。”

      黄兆贤老人的收入只是有限的退休工资。一开始,邓兵在老人的帮助下租了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平房,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一台粉碎机、一批辣酱材料……辣酱生意蹒跚起步了。

      “这条路是邓兵自己走的,没有敬业精神他走不到今天。”黄兆贤老人记得创业初邓兵的模样:一个月瘦了十几斤,人黑了,睡眠不足,20多岁的人看上去像30多岁。

      最初起步的两个月,是邓兵生命中的艰难时刻。每天制辣酱、骑着三轮车到处推销,都是他一个人在做。晚上很晚饿着肚子回到住处,邓兵会看到同样不曾吃饭的黄兆贤老人总在门口等他,陪他一起吃点简单的饭。创业头两个月天天如此,温暖了邓兵很久很久。

      经过不懈努力,辣酱最终被温州市场接纳。

      创新创业,温产辣酱返销四川

      正当邓兵的“兵牌”香辣酱在市场上逐渐被认可的时候,2000年下半年发生的一件事对邓兵的打击很大:市场上竟出现了仿冒产品。仿冒产品用了和他产品一样的包装,以低质低价面向市场。

      怎么办?是降质降价,以相互杀价来竞争市场,还是在现有的价格基础上提高质量,推出新产品,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权衡之后,邓兵选择了后者,一种带有男人本色的竞争。

      他相继在市场上推出袋装“芝麻香辣酱”和“蒜蓉香辣酱”两个新品种。新产品推出后,很受市场欢迎,仿冒产品一下子不见了。这场竞争也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开端:“兵牌”香辣酱在温州的浙南、水心、将军桥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有了良好的声誉,还辐射到瑞安、乐清等县市。

      创新推出新产品后,不仅使邓兵撬开了原本不喜欢吃辣的温州人嘴巴,还让温州产的川味香辣酱卖到了四川。

      2003年3月,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全国春季糖酒展销会”上,邓兵首次把“牛肉三丁”、“三鲜辣酱”等十几个“兵牌”香辣酱产品摆在了成都市民面前,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也打开了四川的市场,现场就与成都等地的经销商签订一批销售协议。没过多久,又陆续接到深圳、青岛等地的客户订单。

      如今,“兵牌”新厂房生产面积达3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销售网络遍及全国。今年9月,“兵牌”辣酱在全国辣酱行业中率先获得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记者 李艺 报道组 董宝生)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林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