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首页添加到收藏夹设置为自动访问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温州新闻 > 科教文体 正文

温州新闻 本地·特色·分享
  • 洋爸洋妈:带孩子到中国“留学”[图]

  • 时间:2007年09月22日 15:43 稿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http://www.66wz.com/    字体:
  •   许多中国的父母认为,外国教育要远好于中国,于是他们不惜一掷千金,不远千里,送孩子“追捧”洋学,留学潮因此风起云涌。但也有一些家长,他们或是土生土长的“老外”,或是旅居国外多年的华侨,但他们却逆潮流而动,毅然把孩子留在中国,学在温州。因为经过一番仔细的比较,他们发现中国教育也有许多国外教育所没有的闪光点。

      

    快乐的奥菲一家  

    英国爸爸:在中国上课更轻松

      爸爸:Richard offer(理查德·奥菲,英国籍)

      宝宝:王奥菲

      所在幼儿园:温一幼朵朵小班

      金黄色头发,乌黑的眼睛,三周岁的混血儿奥菲依在人高马大的爸爸身上,显得特别娇小可爱。爸爸理查德兼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和温州教育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外教,在温州呆的七个年头里,他不仅认识并迎娶了奥菲妈妈,还有了可爱的小奥菲。

      “很多人都知道,在国外,孩子学习没有压力,老师对孩子也很有爱心,但国外的老师要面临多大的压力却是许多人所无法体会的。比如在英国,由于过于强调民主,老师一旦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或者因为学生做错事措词稍严厉,学生就可能报警称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学生在课堂捣蛋闹事,甚至捉弄老师的事屡见不鲜。老师迫于压力,要整顿课堂秩序或是执行教学任务就会变得难上加难。但这一点在中国就完全不同,中国的教学和课堂秩序要远好于英国,孩子们尊重老师,也会主动遵守课堂秩序,当然,现在的中国老师,也在努力与孩子平等相处,和他们做朋友……”毕业于伦敦大学的理查德,曾在英国、日本当过老师,虽然他不太认同中国孩子要过早背负许多学习压力,但相比之下,他更喜欢中国的教书氛围。理查德觉得,中国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尊重,不仅是对他个人人格的尊重,也是对知识的尊重。

      理查德很注重学校的环境和氛围。今年女儿到一幼的第二天,他就催着妻子带他参观幼儿园。看着幼儿园环境整洁温馨,老师年轻可亲,小朋友们都会大方地和老师家长打招呼,笑意一直挂在他的嘴边。由于中文不是很流利,理查德只能礼节性地和老师点头微笑,没想到两位年轻的老师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经奥菲妈妈解释他才明白,原来老师最喜欢爸爸关注孩子的教育,他主动来接孩子自然要鼓励一番了。

      理查德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要强于英国,很多英国孩子不会简单的计算,一些英国学校竟然连历史课都不开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对于中国孩子的家庭教育,特别是看到许多父母像保姆一样围着孩子转,理查德非常反感。他会放手让女儿去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3岁的女儿能自己吃饭、洗澡、睡觉,奥菲的口头禅就是:我自己来! (夏子)

      

    在实验小学门口,法国妈妈和儿子亲切告别。

    法国妈妈:我对中国教育越来越有信心

      妈妈:武雅琳(中文名,法国籍)

      宝宝:李宗翰、李宗正,分别在实验小学上三年级和一年级

      李宗梅:瓯海机关幼儿园大班

      “我很热爱中国文化,孩子在温州可以学到很多中国的东西。现在,他们在家可以讲法语,也可以讲普通话。”法国妈妈武雅琳的开场白就是喜欢中国,三个孩子在法国出生,但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接受着中国教育,“看着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游戏交流,他们很开心,我也很放心。”当初为了给孩子选幼儿园,武雅琳可没少跑路,转了一圈后,她发现中国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并不比法国差,老师对孩子照顾得很仔细、很负责,这足以让武雅琳感到省心。女儿李宗梅现在在瓯海机关幼儿园上大班,幼儿园每年对家长开放两次,家长能够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和生活,看着宗梅在幼儿园里讲故事给小朋友听、认真地画画,她感到很放心。最近她意外地发现,在幼儿园还开设了英语兴趣课,除了日常英语对话,老师也会教唱英文歌,“从小接受外语的教育,能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这在法国也是不多见的。”武雅琳说。

      儿子李宗翰和李宗正分别在实验小学上三年级和一年级。雅琳最欣赏儿子老师的一句话:学校对孩子来说不光是考试、读书,我们的责任是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两个儿子考试成绩还算不上优秀,如果有学习上的困难,老师都会很乐意给他们辅导。孩子如果有些奇怪的举动,老师都会在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一起分析原因。

      两个儿子对学校开设的电脑课和英语等课程兴趣很高,看着儿子在老师的关心下逐渐有了进步,雅琳说,她对中国的教育也越来越有信心。

      不过雅琳也觉得,中国孩子的学习压力比在外国大很多。有时候作业多了,到了睡觉的时候还是没做好,她会让儿子先去睡觉,第二天再如实跟老师说明情况,“对孩子来说,休息是个很重要的环节。我对他们说,只要你付出了,得不到回报错不在你,try your best就够了。”雅琳还很关注孩子的体质,每天让孩子保证一个半小时的运动量,比如跑步、打球,到周末,只要时间允许,他们全家还会去郊游、爬山。王春霞

      

    凡凡(右)与妈妈、妹妹在一起

    旅外妈妈:我赞同中国的基础教育

      凡凡妈妈:旅居西班牙5年

      原职业:小学英语教师

      宝宝:凡凡

      所在幼儿园:温一幼苗苗中班

      由于工作太忙,我与女儿远隔重洋,每天只能通过视频聊天化解思念。有时太想女儿,我会找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国内的基础教育要好于外国,把她留在国内至少这一点还是有利的。

      对西班牙的基础教育我也谈不上很了解,但凭着一名职业教师的敏感,我可以判断这里这些可爱的人们,小时候的基础真的不怎么样。我经常发现当地人连生活中最简单的数学运用都很困难。比如有客人来我店里买东西,经常他们会问:这衣服什么价格?答曰:10欧元。客人接着问:一包几件?答曰:10件。客人又问:那一包要多少钱?答曰:100欧元。(10×10=100啊!)刚来的时候我们也觉得很好笑,但这样的事生活中却天天发生。也有的时候,我会很顺口地说出诸如“九九八十一,七八五十六”之类的话,客人都会瞪大了眼睛,说:天那,这你怎么会算得出来,还会翘起大拇指说:天才!其实这些,我们国内3年级的小学生就会了,九九乘法表嘛。如果我的孩子也在这接受教育,等长大了和他们一样连最简单的运算都不会,真是不敢想象。

      记得以前在学校教书时听语文数学老师上的课,他们对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常常是层次递进,由听、说、练各方面组成,从小为孩子打下很扎实的基础,像造房子一样,只要根基结实了,才有高楼大厦。我想这可能和中国的现状和激烈的人才竞争有关。只是我还不知道,凡凡应该在国内接受教育到哪个阶段对她来说最理想,我也还在观察和摸索中。

      我曾经在西班牙一所大学进修过。大学的学习氛围很不错,如果学生有疑问,老师会用了很多时间作许多比喻,甚至做出很多奇怪的肢体语言帮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这些方面往往国内教育还不能及。(凡凡妈妈)

  • 点击查看温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编辑: 林振将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