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近期连续高温,市区各大医院的发烧、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患者激增,老人、儿童等免疫力稍差的人群最容易“中招”。
感冒发烧者最多
附一医急诊科主任卢中秋告诉记者,这两天的急诊量较平日增加约3成。医生说,天气炎热时,很多人喜欢把空调调得很低,如果频繁进出,就容易在冷、热交替的夹击下病倒,老人、小孩首当其冲,甚至许多身强体壮的青年人也纷纷“中招”。另外,老年中风病人也增加不少,除疲劳、情绪变化等原因外,气温高、气压低,身体排汗及水分蒸发增多,都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心、脑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
医生提醒:高温天气下,要注意休息,防止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可多饮白开水或淡茶水,注意饮食清淡。一旦发生中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紧急施救时,病人家属应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解开纽扣,防止窒息,同时不要按压肢体,以防骨折。
胃肠道病人增两成
温度高了细菌滋生,容易引起人体胃肠道功能紊乱。记者昨晚来到附二医急诊内科,数十名市民在排队等候,这里的病人比平时增加了约两成。患者多是体质较弱的人群,因贪吃过多的凉菜、生冷瓜果,在强冷刺激下引起胃肠道的猛烈收缩,诱发急性胃肠炎。
医生提醒:极热极渴时不宜大量喝冷饮;食用凉拌菜、海鲜及生食一定要注意卫生;饭前饭后、剧烈运动后不要食用大量冷饮冷食;剩饭剩菜从冰箱拿出后,一定要充分加热,若时间过长应丢弃。
“情绪中暑”早预防
“这两天火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和人吵架,干活时又提不起精神。”昨晚,在某单位上班的小王来到附二医心理科向医生诉苦。心理医生戴王磊表示,在35℃以上高温高热天气下,人们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现象,比较容易冲动,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他提醒广大市民,炎热夏季除了要避免肌体中暑外,还要提防“情绪中暑”。
医生提醒: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绿茶等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少喝酒;保持居室通风,保持充足的睡眠;“心静自然凉”,和朋友多聊天沟通,保持平和心态;选择在早上或下午3时以后做事,有助于减少急躁不安情绪。
杨金刚 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