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百年沧桑的老宅
坐落在黄坦硐村西边的两进屋,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民居,正房及两侧厢房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此外,村里还有古色古香的下垟大宅,雕梁画栋的卢文周家宅和卢福涛家宅等8处百年以上的大宅院。
从小就在古宅里长大的黄坦硐村主任卢国友,对这里每一座老屋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黄坦硐的古民居有30多座,村里最多时容纳了卢氏300户人家。原先有1000多人的村子现在只有100多人仍坚守着这些古宅,大多是老人、小孩。由于年久失修,一些古民居已岌岌可危,两进屋正房的柱子已经倾斜。卢文周家宅两侧正房与厢房转角悬梁连接处已经塌陷,不得不用木棍支撑着,下垟大宅里,原先雕花的木窗子腐烂后,全部改为现代的玻璃窗代替,使得原先古朴庄重的百年老宅变得有点不伦不类。“再不保护,这些明代、清代建筑恐怕只能在照片里看到了。”卢国友说。
卢琴桂告诉记者,黄坦硐村由于经费限制,目前受保护的古宅只有10家,还不到全村古民居的三分之一,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外地做生意、打工,许多房子成空宅,“个别村民嫌老宅难看,近年拆掉了老宅建起了红砖房,有些人外出打工多年没回来,老房子塌了也没人管。”
乐清市文物馆退休干部陈纬是当地有名的文物专家。据他介绍,二十年前,他踏遍乐清山山水水,进行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当时仅仙溪南就有多座明末清初的建筑,但现在,保存完好的已寥若晨星,像黄坦硐村这样连片的古民居更是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