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不堪的古民居亟待保护。
温州网讯 古村落承载着乡土中国千年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被“遗忘”在乡村的“老宅群”往往年久失修,坍塌,荒弃,被保护开发的只是“冰山一角”。
偏远山村来了联合国官员
6月15日,乐清市城北乡黄坦硐村干部卢琴桂在村口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边,回忆起几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组成的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团来村里考察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
“那天乐清市里的领导陪同他们一道过来考察时,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住的村子在专家眼里是件了不得的宝贝啊!”
黄坦硐村位于海拔400余米的高山上,据卢氏族谱记载,800年前,卢氏族人来此定居建村。历史上盛产靛青,现以种植水稻为主。该村村古、林茂、水美、石奇、硐怪,村内古屋、古庙宇、古祠堂、古匾、古木雕装饰,以及古老的习俗文化存留尚好。
6月2日,当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团的专家,踏上这片深藏在大山腹地的美丽乡村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着惊叹。
黄坦硐村入围首批中国景观村落的消息传出后,卢琴桂和许多村民都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由联合国教科文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是乐清市规划建设局邀请前来的。据评审团专家介绍,“中国景观村落”的概念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据介绍,有优美的山水环境,有数百年以上的建村历史的自然村落,村落里有一定存量的传统建筑和人文景观,并体现景观的独特性、文化的多样性和审美的艺术性等,均有条件参选“中国景观村落”。
中国景观村落自去年11月份正式确定后,通过专家推荐和地方申报,第一批入围中国景观村落的全国共有20多个古村落,温州市仅黄坦硐村入围。
然而,欣喜之余的黄坦硐村民心里更多了一份担忧,和温州许多乡村的古村落一样,黄坦硐村那些“老宅群”因年久失修,不少已濒临坍塌、荒弃,如何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村民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关报道
村古林茂水美石奇 乐清黄檀硐参评"中国景观村落"
从环抱古村的山上俯瞰古村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