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要有多少定力
今年以来,对许多参与到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日子过得是相当的提心吊胆。手中的股票明天是涨还是跌?指数明天、下个月、明年会到多少?该调整了吗?快加息了吗?股指期货什么时候推出来,推出来后是涨是跌?为了寻求这些答案,很多人一回家就上网,浏览财经新闻,潜水股票论坛,上班时候心不在焉……总之,“做足了功课”。然后遗憾的是,当你抱着想战胜市场的观点去做功课的时候,你功夫花得越多,你却离投资的成功越远了。因为明天的市场不可预测,即便你掌握了所有的技术分析,也挡不住政策那闪电的一刀,印花税上调是个很好的范例。学着“忘记”明天吧!
回眸
5月30日~6月4日,由于印花税上调,A股市场出现了崩盘,前期连续上扬的、经过非理性炒作的绩差股、题材股、低价股等成为市场杀跌的重灾区,对一些刚刚入市的新股民来说,赚钱的甜头还没尝到,就先品味了股价被腰斩的滋味。而对于资金追加成金字塔型的股民来说(越到后面,资金追加越多),收益的损失同样也是灾难性的,很多人几天时间把一年多时间里赚的钱全部亏光了甚至倒贴。但痛苦远不止于此,当很多投资者心急火燎地在6月5日开盘以跌停板的价格卖掉手中的股票后,股价却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重拾升势,并且毫不顾忌投资者受伤的心情,创出了历史新高。
总结
屠杀式的行情,多少也留给投资者一些昂贵的经验。首先是让投资者学会敬畏市场,当然很多人将之理解为不参与市场,或者在参与的时候,要时刻警惕市场股价的下跌。其实这种理解并非正确。敬畏市场意味着不要去预测市场的涨跌,即轻“买卖时机”,而重“资产配置”。
其实不去预测市场涨跌的理由很简单,首先代价太高。试想一下,中国投资者面对的是类似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市场行情——从1990年的2400多点涨到1999年的11500多点的10年大牛市,如果投资者一直处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投资状态,估计十年后能身体健康活下来而不是在病床前奄奄一息的投资者那就是一个奇迹了。再次,成功率太低,从中国股市所有的底部往往都是成交量萎缩的客观事实可以看出,能成功炒底的人其实只是极少数人。事实是大部分投资者获得收益依然比不上市场指数的平均回报率。所以预测市场顶部和底部如同买彩票一样,每次开奖中大奖的人一定有,但是那个人几乎不可能是你。
那么既然是一个价格不可预测的市场,又有什么理由参与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正是因为这个市场价格波动无法预测,所以长期参与的投资者就会要求所获得的平均收益要比储蓄、国债利息高,即通过超额收益来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这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从野蛮到文明的100年间,股票市场平均年收益率超过了10%,可以得以验证。中国股市从1990年成立以来至今的平均回报率也超过了10%。
而参与这个市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让自己的财富和社会财富变化趋势相同。因为所谓一个人的穷和富其实更多是与家庭财富占社会财富比例有关。比如20年前1个家庭有1万元的资产就很富有了。而今天150万元的家庭财富在温州仅仅只能购买一套房子。而今居民储蓄从银行定期账户转变成基金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趋势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如果这个市场真的经历了一波10年牛市,而你既没有参与这个市场,也没有找到比这个市场更好的投资,那你家庭财富的成长性就会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10年后你会相对变得贫穷。反过来说,如果你参与了,但市场下跌,你的资产市值缩水了,但因为所有参与的人资产也都缩水了,所以你的穷富状态依然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