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篇
忘了庄家,自己去选股
印花税其实还有一个特别效应,让经历大跌的投资者了解庄家不是万能的。
对股市一无所知的人难免要跟风,而市面最受欢迎的跟风对象,莫过于某某庄家、机构,只要知道他们正在建仓在炒某股,就会受到不少投资者欢迎。这种股票通常预示着股价能大幅拉升。假如你能一早知道消息,或许你还能有些暴利。但是全世界都知道了,你再进去估计只能是套脖子的份了。
通常庄家建仓要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会发现那只股票走的就是一条横线几乎没有波动,等庄家认为时机成熟,他们或是放消息,或是拉几个涨停诱惑散户,等散户都知道了,股票已经被庄家拉得猛高,你会发现涨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成交量,因为庄家一上来就用大笔资金封涨停,普通投资者根本买不到股票,等股价涨得差不多,庄家会打开涨停板一下下,让等红了眼的散户进来,他们再把手头的股票倒给散户,股票当然还会继续涨,因为好不容易买到股票的散户热情很高,而庄家手头的股票又很多,总要分几天才能卖光,这几天你会发现这种股票的成交量和换手率大得惊人,等庄家手头的股票卖光了,那些手头捏着刚买的股票的散户恐怕就要开始倒霉了。以上所说的这种手法其实是个老游戏,但还是有众多的投资者愿意往里面跳,特别是新股民,暴利的诱惑无穷大,特别是看到身边某个人赚到这种钱之后。
但庄家并不总代表能拉升股票,印花税就是一个例子,它说明政策的威力比任何一个庄家、机构都要强。一家券商的分析师说,1亿股民的能力未必抵得过400位基金经理,而400位基金经理的能力未必抵得过一个政策。而庄家除了倒在政策上以外,也可能倒在其他突发的社会事件当中。
我们可以再来看一位朱大户,这位大户在1994年的时候用2亿元购买了康达尔(现在是ST康达)90%的流通股(深圳一家养鸡公司),按理说这个庄家够大了吧,这个股票走势理论上他说了算,不过正当朱大户准备卷起袖子大炒一场的时候,结果香港遭遇了禽流感,全港开始杀鸡,而这家靠近香港的深圳养鸡公司也大受牵扯,业务全线瘫痪,股价还没有来得及让朱大户炒一下,就暴跌了50%。朱大户后来和人说起:“那年除了那些被杀的鸡,我大概是全深圳最不幸的人了。”
忘了庄家吧,自己去选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