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对于从五月末开始的股市大幅回调(六个交易日股指跌去九百多点),《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炙手可热的股市中的一些泡沫被清除了。
尽管那些被挤破的泡沫让不少投资者伤筋动骨,但无论从哪种心态出发,制造这些泡沫的投资者中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离开这个市场?赚钱的会认为自己的眼光独特,炒股水平高超而继续留下去;亏钱的自然也要耗下去等待“翻本”的机会。但总是要有个阶段性的收场,因为即便你现在的投资是盈利的,在没有转成现钞之前不过是一组数据而已。问题是:从股市里赚了出来,还是亏了出来?
☆"金股快报"快递股市风云 打开手机能收到权威点评
熊牛之争并不重要
“股票是钱堆出来的,钱是人带进来的,所以预测股指的走势,我看的是开户人数,在台湾地区,每增加1%的投资人口,可以带动约400点的指数,而在大陆,1%的开户人数增加,将带动约700点左右的指数”,上周末接受本报邀请到2007温州投资理财博览会上讲课的亚洲股神胡立阳表示,根据大陆目前开户增长量,他预计上证指数在5000点到5600点之间是一个合理区域。
继续看涨中国股市的投资人还有汇丰投资管理集团新兴市场业务全球主管狄圣莱,他认为,那些预计中国股市即将破裂并迎来长期熊市的观点根本不着边际。他表示:“中国股票为什么要便宜?几乎任何人都不可能给出充分的理由来。不过,就落后的市盈率和股息收益率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似乎并不比纳斯达克高多少。”
上述言论都是在股市经历了大幅调整后作出的,或许可以对那些快要丧失信心的新投资者来说会起到一定的安慰镇定作用,但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今后是牛市和熊市的预计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记者几天前遇见的陈先生,他手中握有的六只股票几乎全部在股价的最高点买进,而在其后的几天里,跌幅最高的股票超过50%,即便是在上周的反弹行情当中也没有令人安慰的表现。根据陈先生委婉的描述,他的某几位朋友似乎应该对此承担部分责任,他们从更遥远、更模糊不清的渠道听说这些股票利好的消息,而后推荐给陈先生。虽然对股票没有多大认识,但在5月末之前的那段股市黄金时间,陈先生还是不顾股指的高低尝试了这笔投资。陈先生的案例再次告诉我们即便在所谓的牛市大亏的投资者并不罕见。而在过去漫长的熊市当中同样有投资者获得过大幅盈利的乐趣。
上证股指从两年前的6月份998点上涨到今年五月末4335点,四倍多的增幅,任何人都应该清楚像这样的牛市,这一生中恐怕都不会遇到几次,即便整个股市总体趋势是向上的,但其中你遇到下跌机会或许会比上涨的机会要多,看看过去5年漫长的熊市,和现在短短两年就已经遭受各种打击的牛市进行比较,就应该明白我们遇到的坎坷并不少。
资历较深的投资者称,今后是熊市还是牛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争来争去最后是得不出明确的答案的。胡立阳说,要在任何时间寻找机会,而不是坐着等待机会。根据统计,每年的宏观环境都会为某种板块的股票提供股价翻倍的机会,比如2003年SARS的时候,他坐飞机商务舱发现就他一个人,而当年航空类股票就大跌,这就是一个机会,因为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长期趋势是不会糟糕的,除非大家以后统统都去坐轮船了,所以准确判断逢低买入就是盈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