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在外工作的村民出资设村级“饭菜公益基金”,永嘉县陡门乡东坑村利用这笔“基金”办起了公共食堂,现在全村30多位老人每天可以在公共食堂里免费用餐。
“村里为我们办起这个食堂快一个月了,我一日三餐都来食堂吃,再也不用为做饭发愁了。”76岁的缪冬花乐呵呵地说。东坑村四面环山,是陡门乡最偏僻的一个小村,全村300多人,多数在外工作,平时在家的30多人基本是高龄老人。57岁的村支部书记陈招角对记者说,他这个年纪在村里已是最“年轻”的了。
对于这些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做饭成了难题,生火用电也不安全。缪冬花老人现在独居,以前做一次饭菜,几天吃不完,老人时常要吃剩饭菜。村里还有不少老人吃了上顿懒得做下顿,用饼干面包凑合着充饥,营养和健康成问题。
留守老人吃饭不便的问题引起了东坑村“两委”关注,今年初,在村支部书记陈招角的提议下,村里决定专为老人们办个公共食堂。当时正值许多在外工作村民回乡过年,这一想法立即在村民大会上得到积极响应。叶计周和陈招林等四位村民自愿出资4万元作为村里办食堂的“基金”。
叶计周是缪冬花老人的儿子。他说,自己长年在外做生意,而在家的母亲吃不好饭令他颇为操心。“解决了这一难事,我也可以安心在外面做事了。”叶计周表示,只要公共食堂长期办下去,今后他会继续出资充实“基金”。
目前,东坑村公共食堂的场地由一位村民自愿提供,村里61岁的柯珠香老人报名担当了食堂义务炊事员。“每天来食堂吃饭的老人都有20到30位,”柯珠香高兴地说,老伙伴们天天聚在一起顺顺当当地吃饭,而且有说有笑,大家精神比以前好多了。现在,食堂是8个人一桌吃大餐,接下来,村里将为食堂购置自助餐餐盘,每人一份分开来吃,让老人们吃得更卫生。
陈招角告诉记者,村里许多在外工作的村民,都向他表达了与叶计周同样的意愿,这使他有信心把食堂办下去。村里接下来将为“基金”设立专项账号,常年接受外出务工村民、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在外乡贤捐助。资助金额不设下限,上不封顶。(李艺 叶圣义 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