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历整整5年悲惨低迷的大熊市之后,去年,中国股市终于迎来了牛市,股市的春天也给书市吹进了一股强劲的春风。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股票基金书籍持续热销书市。
在温州书城,据统计,股票基金书籍的销售量近乎拥有财经管理类的半壁江山。在财经管理类排行榜上,记者看到,排除掉作者亲自到我市签名销售而引发热卖的《蓝海战略》,第一名就是股票书——《炒股入门与技巧》,此外,第二名是《初入股市炒股大全》,第四名是《中国新股民必读全书》,第七名是《股市操练大全》,第九名是《炒股就这几招》(附光盘绝招篇修订版)、第十名是《炒股就这几招》(附光盘绝招篇),目前后两种均已售完。书城工作人员告知,为应对股票基金书的销售热潮,他们特设了五个专柜,以满足股民读者旺盛的购买欲望。
考察眼下受到读者欢迎的股票基金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入门级,适合菜鸟阅读,随着如今新股民、新基民不断地大量涌现,这类书属于最受青睐的。相对于股票,基金是一个生疏的新名词,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基金致富》在封面印着“一个基金菜鸟的投资故事,一段理财专家的经验总结”,无疑瞄准了新手的求知心理,用具体事例告诉你关于基金的ABC,东南大学出版社的《玩转基金》,不但封面明白打着“投资基金必读入门书”,而且副书名是“跟索罗斯学习如何玩基金”,可谓拉起了一张虎皮做大旗,中国纺织出版社的《中国新基民必读全书》针对性也是一点也不含糊,介绍了买卖基金最需掌握的各种知识,如入市准备、运作流程,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分别怎样买卖,买卖基金的误区等等。
如果说基金的风险相对要小,不用每分每秒跟住,神经高度绷紧的话,股票就显得风险多了,也“专业”得多,术语遍地,涨跌起伏,充满玄机,各种走势图与红红绿绿的数字,让人眼花缭乱,尤其在一片利好中,仍然会遭遇今年2月27日这个“黑色星期二”,新手买些入门书自学,防止被套牢是必备之选。经济管理出版社的《炒股入门与技巧》作为第一畅销股票书,据称至今发行量达数十万册,目前,其姊妹篇《炒股实战与技巧》也已上市。《中国新股民必读全书》跟《中国新基民必读全书》属于同一系列,其畅销程度可用以下事实佐证:温州书城上午进了28本,下午上架,到晚上全部卖光。由于股票基金类书都是散户买,如此速度,几乎是团购才能具备。此外,经济日报出版社的《初入股市炒股大全》,中国经济出版社的《炒股就这几招》,看书名,就可知道是入门书。
在初步懂得股票基金的概念,如何进行买卖而获得赢利,这才是真正目标,由此,第二类受欢迎的是实战级书籍,跟其他图书比,此类图书以能够直接给读者带来经济效益为诱,功利性自是不言而喻。上海三联书店的《股市操练大全》是实战级股票书里的“经典著作”,号称“中国股市操作强化训练第一书”,目前已经出到第五册,而其前面几册据说屡次卖到断货,共重印70余次,总销量70余万册。该第五册为终极篇,是股市操作疑难问题解答专辑,分K线运用技巧、均线与趋势线运用技巧、选股、识底抄底、识顶逃顶等各方面的疑难问题解答。此类书还有《短线夺金》、《蜡烛图方法》、《短线是银》、《零风险炒股实战策略》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收益大于风险》是基金类的实战级书籍,随着开放式基金成为大众投资理财的主流品种,其低于股票风险,高于银行利息的优势在储蓄难生钱与炒股易亏空之间杀出第三条财路,但基金虽简单,里面名堂也不小,保本基金、对冲基金、货币基金、交易基金、平衡基金,林林总总,如何挑选一只好基金?该书从入门须知的基础上讲起,逐步提高,告诉读者实用的买卖基金的理念与具体投资技巧。
市民张剑波在五年大熊市期间成为股民一员,由于生性谨慎,他把书本当作良师益友,特别中意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与中信出版社的《股市潜规则》等书,可谓翻了又翻,甚至把其中精要段落一字不漏抄下来,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指导下,他抑制投机心理,选择了保守型的做法,不求暴富,只求稳定地赢利,通过基本面分析,去年他买进市盈率低的钢铁股,如今,随着其股价稳健上升,利润也翻了一番。
除上述两类外,一些更专业、更具有学术味的股票类书籍也受到老股民或专业人士的欢迎,如本杰明·格雷厄明与戴维·多德合著的有“投资者《圣经》”之称的《证券分析》、《江恩股市定律》,而讲述国内股市的发展历程的,如《股市16岁——沪深股市成长的个人观察》、《香港股史》,对亲历了这些年国内股市风风雨雨的老股民或专业人士来说,也很有看点。
不过,面对股票基金类书籍的畅销,业内人士也提醒道,书里讲述的规律与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股市变动多,一些事例容易过时,不能死板地照搬照抄,尤其一些实战型、传授技巧型的书籍,仍需要读者谨慎吸收,灵活运用,才能学以致用,用以致富。傅闻/文 许日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