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难遇的牛市行情再度燃起人们的投资热情,银行理财产品也不甘寂寞,在无法直接参与的限制下,通过打新股的创新产品来间接分享牛市高收益。从中信银行首推打新股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之后,这种理财产品开始引起投资者的关注。最近,中信银行再次推出打新股理财产品,农行、民生银行也将首次推出“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
中信银行是首次将打新股理财产品引入市场的银行。早在去年,该行发行“双季理财2号”,以“打新股”为主,其年化收益率高达19%。该产品让银行和投资者都尝到了甜头。今年3月19日开始,中信系三大机构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合力打造,再次推出“中信理财之新股申购计划1号”,以新股申购为主要投资目标,其预期年化收益率3.5%-12%。该产品的推出再次吸引了温州投资者的眼球。
除了中信银行外,农行、民生银行也纷纷加入“打新股”理财大军。今天开始,农行发行第一只“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为平安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平安利丰”新股申购计划,委托券商于一级市场进行网上及网下新股申购,并在新股上市后进行二级市场套利。预期收益率在4%-12%之间。
民生银行也将于3月底4月初推出银行首创网下新股申购理财产品———非凡理财好运套餐1号。该产品主要投资于新股申购,并有参与网下申购的机会(网下申购比以往网上申购的预期收益高6-10倍),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可达5%-15%,并且上不封顶。
在今年的1月份,工行也曾推出过打新股理财产品,该产品主要投资于新股、非定向增发以及新发行可转债的申购,预期年收益率为3%-10%。
据了解,目前银行推出的打新股理财产品运作模式基本一致,即由银行向市场募集资金,募集来的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作为一个信托计划,信托公司再以机构投资者身份参与新股申购。进入运作期后,遇到首发新股和增发新股的时候,所有募集资金会全部参与申购,而在没有新股的时候,也会投资一些债券、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保证资金的利用率和收益率。
我市一名银行人士分析认为,根据现行新股申购规定,机构投资者可以同时参与网上申购与网下配售,而个人投资者只能参加网上申购。由于网下配售的比例一般都相对较高,可以说,机构投资者在先天上就占据了优势。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因此申购新股的中签概率极低。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凭借专业化的团队操作和大资金的集中运作,提高了申购的成功率。尤其是在股市二级市场风险日益凸现的情况下,更加增大了“打新股”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此外,目前市场正处于牛市阶段,新股发行节奏将加快,中小板市场也将快速扩容,预计中国移动、中石油、中海油、交通银行、中国再保险等大型企业有望在今年上市。届时,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的热度恐怕还要升温。
业内人士指出,任何理财产品都有一定的风险性,“打新股”产品的高收益率是建立在股市持续向好,以及现有股市一级市场规则不变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投资者要依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情况出发,理性地进行投资。
记者 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