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服暗藏致病源 市民购买要当心
昂贵的知名品牌服装未必优质,上海工商部门今年1月份公布了一项针对知名品牌服装的质量检测结果,包括BURBERRY、ARMANI、DIOR、都彭、杰尼亚在内的2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服装被判为不合格。被检出不合格的品牌销售价格一般在千元以上,最高的达6万元。这些价格昂贵的服装部分居然安全性指标不合格,穿着可能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
在我市销售的洋品牌服装质量同样堪忧,今年1月份,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对温州国际大酒店、开太百货、人民路、府前街和信河街一带所销售的洋品牌服装随机抽检了30个批次。洋品牌抽检合格率之低大大超乎执法人员的想象,合格的8个批次,合格率仅26.67%。
据市工商局消保处赵军介绍,洋服装查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1、染色牢度不合格容易掉色。2、容易起毛起球。3、纤维含量与样品明示标志不符。有些不是羊毛的也标为纯羊毛。4、标志不规范,没有中文标志,或者错标漏标,没有正确规范厂名厂址,生产地不清楚标明,产品标准编号不规范,产品质量等级标注不规范、产品合格证明标准不规范。
被查处的洋品牌往往是“大品牌、高价位、低标准”。这些动辄成千上万元的顶级品牌,质量与价格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