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即便是这样的大冷天,新建的冷冻房也派上了用场,新加工的近千公斤马蹄笋笋干全部存在里面,不会变色了。”昨日,鹿木乡马蹄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达锡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早在1999年,鹿木乡马蹄笋种植达到高峰期,并因肉质鲜美,远近闻名。当年该乡被市政府评为“马蹄笋之乡”。
近几年,种植马蹄笋的农民少了,许多竹子老化,马蹄笋产量减少。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该乡竹子患上“绿竹锈病”,导致当年减产一半。后来,市农林局森防森检站联合浙江林学院有关专家“会诊”,最终确定用低毒农药喷晒防治办法,使马蹄笋质量和产量有了保证,但徒增一笔防病费用,每年需投入7万元。
2002年,马蹄笋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帮助农民逐渐打开销路,却因马蹄笋保存时间短,影响了销路的进一步拓展。吴达锡说,过去,马蹄笋运到外地销售前,先把空矿泉水瓶装水、冰冻,再放入装有马蹄笋的箱内。这种土法既麻烦,保鲜时间又短。今年,他们下大决心花费数十万元建起交易市场和管理房。另外,交易市场内设冷冻房,可将马蹄笋保鲜时间延长至1周左右,经济效益因此成倍增长。今年他们收购马蹄笋300万元,并大批量销往上海、杭州等地,而且外地客商也纷纷上门收购。马蹄笋收购价格比往年也有所提高。
另外,今年合作社还添置一辆笋干机,将部分质量稍差的马蹄笋加工成笋干。据介绍,马蹄笋笋干非常受欢迎,尚未推向市场,就已有很多客户前来预订。 (瑞安日报 孙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