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昨天,温州检验检疫局发出食品卫生安全警示,提醒市民食用海产品时,谨防由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食物中毒。日前该局从一批17.2吨进口自马来西亚的冻墨鱼产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这是该局首次从进口水产品中检出此类细菌。
副溶血性弧菌又称嗜盐菌,于1950年在日本从一次暴发性食物中毒中首次被分离发现。引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常为海产品,最常见的为虾、螃蟹或各种海鱼等。该细菌是涉及食品卫生的重要致病菌,也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因此,在冷冻海产品的国际贸易中该菌是主要的卫生指标。
据专家介绍,副溶血性弧菌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腹泻、呕吐和发热,大多数患者会中度脱水,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因严重脱水而有生命危险。目前在我国,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三位,在部分沿海城市中占第一位。
眼下正值该病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专家建议,由于该病菌在温度为56℃时5分钟即可被杀灭,在食醋中也只能存活1分钟,所以市民食用隔餐的剩菜应充分加热,不宜加热的凉拌食品必须慎重食用。海产品最好煮熟煮透后再吃,如果生吃要用冷开水反复冲洗后,加食用醋杀菌。 徐越 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