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珍贵文物只有在博物馆才能发挥其文化价值。”昨日,《浙江温州府海防营汛图》入藏专家座谈会引发一场关于文物保护的热议,与会专家纷纷表示“百年营汛图”失而复得,其过程意义不亚于文物本身。南戏专家胡雪冈更是现场捐献一对南戏戏俑,以此呼吁市民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会上我市历史、文化、戏剧、军事专家从自己的角度一一发言,阐释了营汛图的回归对温州历史文化保存的意义。他们认为营汛图对清末的军事思想、防汛工作、地理状况以及历史文化方面的比较研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文物、历史与文化多方价值同样立体。然而,如何抢救这些立体价值成为专家们更为关心的话题。胡雪冈老先生在发言后,从随身纸盒中掏出两尊江西景德镇出土的元代南戏戏俑,当场交给博物馆对其价值进行鉴定和研究。他说,江西的南戏缘于温州,但温州的历史文化许多载体却像这些木偶一样,被盗墓人在街头变现,如果没有及时抢救将留下永远的遗憾。
“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来抢救和保护远远不够。”市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认为,博物馆在营汛图抢救中的敏锐和果断不失为保护我市文化遗产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但还需建立更为完善的机制,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筹备资金,壮大文物保护的力量。深入做好文化研究工程,保护各类文化遗产,是当前建设文化大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支持之外,与会专家呼吁市民共同关注此项事业,培养文物保护的公众参与意识,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对流落在外的我市文物能自觉主动地进行抢救、保护,同时吸纳企业家和民间资本,为我市文物保护提供更广阔的源泉。(晓微 荷丹 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