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康奈集团举行25周年庆典。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和谐共赢———从康奈之路看中国鞋业国际化战略”论坛上,西班牙及我国鞋业界人士坐在一起,共探和谐共赢的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潘蓓蕾,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徐永,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会长陈锡强,西班牙埃尔切市鞋业协会会长安东尼奥,法国商场经理德邦。菲利浦先生,著名经贸专家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先生等参加了昨天的论坛。
“中”“西”鞋业应为互补
据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对外贸易局首席代表瑞卡多介绍,西班牙国内每年消费1亿8千万双鞋,从世界各地进口1亿9千万双鞋。在西班牙,一双鞋的平均价格是17欧元,而进口鞋的价格,一般是6欧元。西班牙去年从中国进口将近有1亿双鞋,一双中国制造的鞋在西班牙售价在2欧元到8欧元之间,2000年的时候,西班牙出口到中国只有2万双鞋子,但在2005年,西班牙出口到中国已有十万双鞋子。从中西鞋业价格的差距,瑞卡多认为,西班牙和中国是可以合作的,而不是作为竞争者,西班牙可以利用中国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中国生产很多的鞋子,然后开拓到亚洲其他市场。中国企业也可以首先和西班牙人合作,然后通过西班牙打开全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的市场。
“不创中国品牌,我们丢脸”
康奈开设在国外的100多家专卖店,是郑秀康坚持以品牌走出国际化道路的范本。在谈到品牌建设时,郑秀康举了自己在美国考察的例子:“美国一位业内人士对本国企业家说,你们不要去创品牌,中国的鞋70%至80%都是出口美国的,你们把质量做好价格做低就好了,做什么品牌,累死。我说假如世界上都是美国的品牌,我们都是他们的打工仔,我们温州市就变成一个大车间,市长就变成车间主任了。美国鞋这么漂亮,可都是中国做的,却不是中国的牌子,这让一个中国的企业家丢脸。我们有资金,有技术,有研发能力,为什么不去创造?所以我号召我们中国的鞋业一定要走出去,创品牌。”
郑秀康认为:如果不去创造,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中国的下一代就没有鞋做了,中国的大商场基本上被国外的品牌给占据了,这是中国的企业不争气。
傻瓜相机体现需求
康奈集团在国际化道路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走出去,走上去。我认为开设专卖店或是专卖柜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虽然花了一些钱,租人家的房子,租人家的柜台,但是我认为学到的经验非常重要。据说日本人就是在外面摆着卖它的照相机人家说你这个照相机非常的复杂,还要调焦距,调什么,由此日本人就发明了傻瓜照相机,现在发明了高级傻瓜照相机,这就是体现了顾客的要求,所以我认为专卖店,专卖柜是康奈集团一个很好的经验。
昨天,温州鞋革协会、康奈集团和西班牙方面还就双方下一步的和谐贸易、互利共赢,共同发表了《温州宣言》。记者黄敏